前段时间刷手机,满屏都是银行消费贷的广告:
“2.58%利率”“50万额度”“7年还款期”……
没想到,最近突然来了个超级大反转。
3月30日早上7点多,财联社发来电报预告——
3%以下消费贷或被叫停。
3月31日凌晨2点多又连发两个电报,
不到一天,靴子快速落地。
监管这波操作,到底是为什么?
这得从消费贷新政说起。
消费贷新政落地,图的就是这三个字:促消费。
为了鼓励大家贷款买车、装修、教育、旅游等,
又提额度又延长贷款期的。
虽说没有发钱发补贴那么直接实在,
但对于急需钱来消费,也有能力还款的人来说,
确实是个利好政策。
但问题就出在利率低过头了。
为了抢消费贷这块“大蛋糕”,各家银行纷纷降低消费贷利率,
主流降到2.8%,最低达到2.49%。
看到这么低的利率,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——
用消费贷来置换房贷。
现在房贷利率普遍在3.3%以上。
按2.8%的消费贷利率来算,
100万房贷每年就能省下5000元。
有人管这波叫薅羊毛,
真的是直接薅了一波大的。
但其实这是不合法的,而且有风险。
疫情期间的普惠贷乱象,就是前车之鉴。
当时,扶持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,利率相对房贷来说比较低,
有些人赌房价会往上涨,就用它来置换房贷。
结果2024年房价下跌,最终很多人都还不起贷款,
落了个“财房两空”的下场。
现在消费贷利率比当年的普惠贷还要低,
还不需要抵押物,要是这种套利行为越来越多,
银行就得背锅,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。
退一步说,银行消费贷利率过低,本质是银行在过度“让利”,
这样操作,银行放贷越多损失就越狠,根本做不长久。
所以,监管这次出手设置3%的利率底线,
其实也是在给银行“兜底”,避免出现大问题。
那低息消费贷没了,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?
最直接的,就是贷款成本增加了。
比如贷个10万,1年期,利率从2.5%上调至3%,
利息支出一下子就多了500块。
另外,贷款门槛可能会跟着变。
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,但经过这件事,
以后银行审批贷款大概率会更加严格。
当然啦,信用记录良好、收入稳定的朋友,
应该还是可以顺利获得贷款的。
信用记录一般的话,申请贷款的难度可能会比较大,
贷款额度和利率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。
这里重点给大家提个醒:
法律法规明确,消费贷不能用来还贷和投资。
千万别脑子一热,拿消费贷去炒股、投资,
银行对资金流向查得很严,一旦被银行发现,
轻则收回贷款,重则上征信黑名单。
总之,消费贷本身是个好政策,
它就像给我们发了一张 “大额信用卡”,
有需要时可以帮忙解决燃眉之急,
但贷款终归是要还的,所以还是要理性使用,
别让冲动消费影响未来生活。
回看低利率消费贷被喊停这事,
我感觉,监管在维护系统稳定方面还是很及时的。
而从一些人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来违法薅羊毛这事,
可以看出,在整个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,
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省钱、赚钱。
其实,如果真的想要对抗利率下行,多赚点收益,
完全可以考虑利率下调相对比较滞后的储蓄险。
一旦投保,就可以终身锁定复利,收益比银行存款更高。
近年来,国家在积极促消费的同时,
也在大力支持我们存一些钱用来养老。
比如往个人养老账户存钱能退税,还有一些税优护理险能买。
具体怎么操作,能退多少钱,
之前我写过相关文章→点击这里可查看。
总之,在利率下行大环境下,不管是贷款还是存钱,
我们都要保持头脑清醒,保持理智。
好啦,今天就聊到这,有任何保险相关需求,
记得找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