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这些天晚上老做同一个梦,梦里一直在帮大家填投保单。
感觉最近确实是老了许多......
金玉满堂9月30日要下架,都晓得了吧?
我每天跟陀螺一样,围着它一直转。
好不容易空了些,跟大伙唠唠,保司是不是吃太饱,今年这么频繁“停寿”。
不同市场,同样低迷
经济形势不好,老生常谈了。
本来经济增速就在持续放缓,突如其来的疫情加战争,更是雪上加霜。
曾有几次我都搞混了股票行情中心跟健康码。
实在太绿了。
日经225近一年跌幅17%;
美国纳指近一年跌幅21%;
香港恒生指数近一年跌幅25%。
这些主要经济体,资本市场跳水一个比一个猛,堪比奥运会。
我们也难独善其身,今年沪深300指数也是跌了17%。
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:不大敢花钱了。
既然不敢花钱,那得找个地方存钱吧?
但这几年,大额存单定存、国债利率也是大跌:
再加上信托银行等暴雷频发,把这时期称为金融业极致地狱模式,也不为过了。
于是,保本灵活、锁定复利的增额寿,无疑击中绝大多数人的需求。
所以,它火了。
逃难
正常的商业逻辑来讲,产品大火,市场需求旺盛,厂家会趁机增产,大赚一笔。
但增额寿却偏偏在这会矫情起来。
我细数一下,春节至今有28款增额寿下架,平均每个月竟然有3款。
保险公司几乎是在“逃离”增额寿市场。
为啥要逃?
我私底下跟几个保司高管聊了下,发现保险公司“逃”,主要是怕两个风险:
1.利差损风险
增额寿,锁定3.5%复利滚存。
保险公司卖增额寿,相当于就是一份锁定利率、保本保息的基金。
我们把钱交给保险公司去做投资,保险公司承诺在某时段达到多少收益给我们。
这些收益以现金价值的形式,在合同订立之初便敲定下来。
换句话说,无论盈亏,保险公司都得兑付这3.5%的复利利息。
这要换在以前,能快速帮保司要到发展所需的大笔资金。
但现在,利率下行、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发展难题。
增额终身寿的利率锁定期又是终身。
这要了保司的老命。
再怎么会赚钱,也不可能保证一辈子盈利。
万一后期投资收益率达不到3.5%,但却依然要给保单兑付3.5%的复利率。
这就像一把屠刀悬在保司脖子上。
面对越卖越多的增额寿订单,保险公司未来利差损风险越大,简直如坐针毡。
像吃蛋糕,第一口是初恋的感觉,透心甜;一口气吃了五磅,估计要出人命。
2.长险短做风险
投资,不可能同时兼顾安全性、收益性与流动性。
为了获取较高收益性与安全性,势必要牺牲流动性。
就像高速公路,高速费再怎么收,还是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本产生收益。
保险公司也不例外。
基本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种大型基建项目,都是银行给贷的款。
银行钱哪里来?保险公司是个大金主。
但,了解过增额寿的人都知道,现在的增额寿卷得都没人样了。
10年缴费期,普遍6-8年就能回本。
钱都没给完呢,就开始算利润了。
好比米加了水还没蒸,就盛出来开吃。
好家伙,我想想牙齿就发酸。
这单量一旦多了,保司就要面对天量的资金赎回压力。
但自己的投资,可能连本金都还没收回来。
万一哪条资金链断裂,怕不是又要来一次金融危机。
为了防止这事,监管部门没少打保司的屁屁。
终于,屁股被打肿了的保险公司,开启了下架浪潮。
而这些下架的产品,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保单早期现价高、回本快,且对减保没啥限制。
接替它们的,则是早期现价增长慢、减保严格限制的产品。
还能买不
对于增额寿,不少小伙伴还是持观望态度。
诚然,仍“在世”的增额寿,比起几年前的产品,收益确实有差距。
但错过就是错过了。
下一个更好,这种饼在健康险市场画得美,在增额寿这还真画不好。
不信,预计9月30号下架的弘康金玉满堂,它的继任者弘运稳赢已经上线。
我们取同样的条件,30岁男性,年交10万缴10年,围观下差距:
末期,金玉满堂现价9507070,弘运稳赢现价8246580。
同样的投入,本金也才100万,最后收益竟差了126万,气不气人。
后台粉丝也经常留言,说我动不动就对比末期,说自己不能活那么久......
这要求倒是挺怪异,不过我也满足你。
看看70岁的收益:
金玉满堂3388950,弘运稳赢2938080。
前者多出了45万,几乎是本金的一半了。
活到70岁,挺朴素的愿望,不过分吧?
有资金规划的需求,金玉满堂为代表的增额寿依旧是首选。
相似的产品,比如国债、大额存单这些,综合性都没增额寿好。
国债难抢,锁定利率期短。
3年5年的,撑死10年。
况且现在出的长期国债,利率比短期的还低。
大额存单则门槛高,大额这名号不是乱吹,一般家庭一下砸这笔钱,压力不小。
而增额寿门槛低,使用灵活,终身锁利,靓货实锤。
唉,可惜就是红颜薄命。
这波下架的浪潮,终于也是打到了我最爱的产品身上。